国外游戏网站IGN日前公布一份文章,列出14件本世代游戏玩家所做过的各种蠢事,涉及吐槽读取时间、购买劣质DLC、悲剧的体感,甚至和别人进行主机论战等等。内容包罗万象不说,兼具省思与爆笑的观点亦堪称一绝。我们这边和大家介绍这14件蠢事,并加注笔者的观点以博君一笑。
用400美元买Xbox 360来玩《Perfect Dark Zero》值回票价
时间回到2005年11月,玩家们莫不引颈期待次世代主机Xbox 360发售,而《Perfect Dark Zero》是随主机同期推出的游戏之一。当时的微软大力宣传这个作品,宣传用语有革命性创新设计,惊人的高品质画面,次世代的娱乐体验,听起来还挺棒的。
嗯,这款游戏是不错啦,Metascore拿到81分的不错成绩,各方面都有一定水准。不过考虑到新主机热潮的隐性加分,加上主机高达400美元的价位,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真是有点……划不来。
▲这就是惊人的高品质画面。
抱怨安装时间过长的时间比安装时间本身还要长
在过去,家用主机的游戏是随放随玩,根本没有安装置硬碟的概念。不过现在可不同了,绝大部分游戏都得花上不短的时间来安装,烦不胜烦。某些游戏还必须安装更新才给玩,完全没有通融余地。是啦,我们可以选择不安装,或是拔掉网路线来回避更新,但总觉得不是滋味-玩个游戏得受到安装的折腾,呜呼哀哉。
这个标题还真够难念。
▲还要安装多久啊!
购买700镁的iPad却只玩劣质免费游戏,而不愿多花2.99美元买优质游戏
iPad是平板电脑的革命性产品,还有许多的免费游戏,趋之若鹜地吸引玩家购买,即使家里已经有PC或是其他主机也一样,这就是潮嘛!不过以玩家的眼光而言,iPad上的免费游戏素质有些参差不齐,好游戏大部分都得收费。都已经砸大钱在主机上,却为了省下小小的游戏开销,而把自己的美好青春花在劣质免费游戏上,这可不是个好主意。
▲粘粘世界便宜又好玩。
排队买那些卖不完的东西
无论是主机还是游戏,都会有玩家愿意抢购第一手产品,即使提前排队也在所不惜,这股热忱令厂商感动不已。时过境迁,当年排队购得的东西早已失宠,要嘛就是塞在柜子深处积灰尘,要嘛就是价格大崩盘。以笔者为例,当年花了万把块预约水货PS2主机,买没多久市价就大幅直落。为了抢先机付出惨痛代价,年轻的荒唐行径不堪回首。
▲别急,东西还很多。
购买《上古卷轴4》的马甲
2006年的上古卷轴4掀起一波角色扮演热潮,开发商便打算推出DLC试水温:让马穿上精致的手工铠甲,简称马甲。
听起来挺吸引人对吧?不过这个DLC不仅内容贫乏(只有2套),还有好几个臭虫-包含让穿上马甲的马彻底消失。这种东西卖2.5镁?玩家的怒火在各大讨论区延烧,这款马甲也成为该公司的著名黑历史。
这套DLC目前仍在架上,等哪个没做过功课的玩家把他买回家。
▲这就是恶名昭彰的马甲。
沉迷于《Draw Something》两个月之久
《Draw Something》是iOS 和Android平台上的游戏,玩家可以画图让对方猜单字,有趣的概念让本作5星期就获得2000万的下载次数,瞬间成为网路上的当红炸子鸡。可惜这款游戏虽拥有强大的创意,却缺乏留住玩家的深度。谜题和作画量从乐趣变成负担,游戏热潮开始消退,使得本作一飞冲天后直直落,成为退烧的名作,而我们的作画热忱也随之消逝。
▲猜对了!
期待《永远的毁灭公爵》问世
这款史上最会拖的游戏于1997年公开,原本预计在2001年问世,却因为不断的跳票而恶名昭彰,跳票过程足以名列青史,玩家们从原本的满心期待变成心灰意冷。而在网路论坛上,永远的毁灭公爵也和《猎人》结局、《火凤燎原》结局,并列为要孙子于我们葛屁后烧给我们的作品。
这款游戏最后于2011年上市,以烂翻天的演出替这个跳票传说画下难堪的句点。
▲拖这么久还跩成这样。
购买音乐控制器,认为能玩一辈子
音乐节奏游戏曾经风靡一时,玩家随着萤幕指示拍打节奏,将音乐与游戏两者合而为一。鼓、吉他、脚踏垫,各种乐器造型的控制器纷纷出笼,让求好心切的玩家买回家。
不过游戏风潮是会改变的,音乐节奏游戏慢慢失去昔日光彩,新作跟着终止。没有游戏支援,音乐控制器毫无用武之地,只能放在角落积灰尘,让我们偶尔凭吊一番,缅怀昔日的音乐时光。
▲这么多音乐控制器该怎么办?
比起现实城市,更在乎模拟城市的问题修正
2013年的模拟城市以经典再崛起的姿态亮相,却因为臭虫泛滥而招来恶评,EA甚至因此暂时终止数位版的发售,玩家莫不引颈期盼EA修正这些臭虫。不过至今为止,模拟城市的臭虫依然躲在精美的画面下,等机会给玩家一份惊喜。玩家花钱买测试版游戏,没有比这更呕的事了。
▲城市被陨石袭击了!
以现实的钱买虚拟服装
DLC已经达到泛滥的地步,尤其是服装的DLC更是多到难以计数。看看光荣和Namco Bandai旗下的游戏就知道,虚拟服装的价格甚至不输给游戏本体。
想替游戏人物换上美美造型的想法无可厚非,但是虚拟服装不能穿出去也不能转让,还得拿现实的钞票去换取,某些服装还贵到爆表。拿钱购买虚拟服装前可得三思,别让这笔消费变成自己的黑历史。
▲偶像大师的虚拟服装昂贵无比。
玩游戏的蠢样
游戏的魅力无庸置疑,但是为此而牺牲形象就有些划不来。不玩游戏人以玩物丧志形容玩家;以癫痫发作描述玩家玩体感游戏的姿态(文中的苦主就是笔者)。
为了不让自己成为笑柄,笔者决定以后招待朋友玩游戏,一定要穿着整齐打领带。
使用体感装置
PS3的体感装置PlayStation Move造型非常前卫,前端有颗发光的动态控制器圆球,整体看起来充满未来感。可是在别人眼中,自己操起体感装置的模样可能就没这么酷,甚至有点呆。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迷,当局者清。
体感的悲剧
自从游戏界大量导入体感后,玩家的游戏生活有了新的选择,能够在萤幕前随着游戏而活蹦乱跳。相对地,各种伤害便因应而生,之前的Wii就导致玩家手臂产生类似网球肘的伤害,稍早的DDR则让玩家在家里都能跌得鼻青脸肿。其他方面的伤害亦不遑多让,体感控制器砸破萤幕、浑然忘我的玩家打伤旁人的新闻都屡见不鲜。
以下图为例,若没有净空环境就开始进行体感,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花上数百小时战主机
主机之间的竞争此起彼落,这股风气也影响了玩家。为了拥护自己心爱的主机,玩家们纷纷挺身而出,和对方阵营玩家展开无止尽的激辩。然而玩家不是厂商的工读生,厂商又没给玩家好处,更何况争辩结果无法影响大局,战主机的行为怎么算都划不来。年轻气盛的笔者经常为了战主机和同学争论,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是蠢到不行。
▲主机论战是玩家经常碰到的议题。
相关新闻推荐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