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业界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 - 他们的心情好坏直接牵扯到我们玩到什么样的游戏,用什么玩游戏,怎么买游戏,甚至直接决定什么是游戏。
我们经常想,到底谁才是游戏界中最强力的人物呢,谁是第二强力的呢,谁是第三呢,一直到第40。
下面请看外媒KOTAKU盘点的游戏业界40位风云人物。
01、Tim Cook,苹果CEO
Tim Cook
Tim Cook自己或许不知道,游戏的未来正掌握在他手上。
仅仅在4年内,苹果产品-iPhone, iPad,iTouch已经俨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平台了。这些产品销量总和高达2.5亿,其中绝大部分都可以运行iTunes App 商店中的上万款游戏。
而苹果从来都没有着重对待游戏,把这块大蛋糕全盘让给app开发组。
据推测,未来可能会出现iOS系统的苹果电视,而且已经有迹象表明,iOS设备将可以和电视进行无缝互动,苹果已经开始对家用游戏主机构成威胁了 - 还不是故意的。
苹果对传统游戏业的冲击还在于,app商店对于中小型游戏制作组的扶植。我们的地球上生存着无数个电子工程艺术天才。传统游戏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废寝忘食,工资却不尽人意。相比之下,app商店打造了许多在自己卧室搞研发的百万富翁。
02、Don Mattrick,微软Xbox总裁
Don Mattrick
Don Mattrick是Xbox总裁,还是微软互动娱乐公司的经理。这意味着他掌控了美国最大的家用游戏主机,大家玩《光环》或者COD用的家伙。
现在Xbox 360用户中有1500万添加了Kinect体感设备,有4000万用户使用Xbox Live。它可以缓冲Netflix电影,可以观看UFC无限制格斗,如果你相信微软的广告,它还是一台声控智能未来风格设备,可以进行问答互动。
Mattrick把Xbox搞的有声有色,但对于独立开发组并不友好。他的重头戏是343 Industries工作室今年秋天的《光环4》,士官长归来,重拾往日光芒。微软主要靠第三方制作组制作Xbox游戏,还有花钱让新游戏首先发布在 Xbox上。这年头,谁跟钱过不去呢。
03、岩田聪,任天堂CEO
岩田聪
游戏业界中,真正制作过游戏的人里,最强力的人物非任天堂CEO岩田聪莫属。
在他的带领下,任天堂在过去的十年中一转颓势,凭借NDS和Wii大放异彩。任天堂拥有者大多数热门游戏角色,马里奥,林克什么的。而且仍然在不停地推出《口袋妖怪》,不过3DS遭遇了智能手机游戏的强力竞争,主机Wii U在发售之前就遭受种种怀疑。
游戏业界都知道,不应该怀疑任天堂的实力。
04、Bobby Kotick,动视暴雪CEO
Bobby Kotick
你可以无视Bobby Kotick手里的其他游戏,但单单一个COD这一世界上最大的娱乐资产,就足以把他和动视暴雪推上本期榜单。
动视暴雪公司中,“动视”这一半比“暴雪”那一半容易受到玩家变动的影响。不知道是不是Kotick一手造成的公司用户策略改革,甚至导致了整个游戏业界的用户策略。反正他们搞的实验性的《COD:精英》网络服务略显稚嫩。
05、Mike Morhaime,暴雪CEO
Mike Morhaime
2008年暴雪和动视合并的时候,有人担心暴雪会被吃掉,失去《魔兽世界》《星际争霸》《暗黑破坏神》的成功要素。但Mike Morhaime告诉我们,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他的链甲手套中牢牢攥着公司的缰绳。
《魔兽世界》注册用户的点卡钱一直不断,《暗黑破坏神3》又大卖热卖,还有神秘的代号“泰坦”的新项目,除非暴雪的创意部门突然死人了,不然Morhaime的团队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一定会继往开来,大笔吸金。
06、平井一夫,索尼经理兼CEO
平井一夫
如果PS主机发布新品,那一定是通过平井一夫的手发布的。
平井一夫曾担任索尼PS美国分部部长,几年后升迁到日本负责监管整个PS生意,2011年再次升迁到现在的位置。他现在掌控着整个索尼公司。虽然他可能无暇顾及PS的生意,但当有新品时,一定会是他出场。平井一夫正在率领索尼走向成功。
可能有人认为索尼现在很弱,它已经没有当初PS和PS2时代中的地位,但虽然PS3处在当代游戏平台中的第三位,它自己的开发团队可是在逐年壮大。它现在能够跟任天堂全方位抗衡。它的王牌有《神秘海域》、《我们中的幸存者》的制作组顽皮狗,圣诞莫妮卡的索尼《战神》制作组,还有索尼日本工作室,Polyphony Digital和《最后的守护者》制作组,再加上Guerrilla,Media Molecule,索尼伦敦工作室,SukerPunch,Zipper,全球范围的制作组网络确保了平井一夫的游戏主机上会有一大批独占游戏,让任天堂和微软望尘莫及。
新品PSV作为索尼新一代主打产品将向我们证明索尼在掌机市场中的实力,不过PS3仍需抵挡住来势汹汹的Xbox 360。
07、Gabe Newell,Valve公司老板
Gabe Newell
五年前,谁能猜得到Valve公司最核心的产品,居然不是一款游戏?!
常务董事Gabe Newell利用他的PC/Mac游戏下载平台Steam,不断尝试游戏促销方案,而且大胆地在自家作品如《军团要塞》《传送门》的销售中尝试新的价格策略。在Newell的带领下,Valve不仅在游戏创作中保持了创新性,而且在财政管理上也不循规蹈矩。
不止这些,Newell还将见证《半条命3》的发布,这将是最受欢迎的PC游戏三部曲的终章。
08、Eric Bright,沃尔玛游戏采购员
Eric Bright
Eric Bright这个名字肯定让大家感到陌生,他的确没什么名气。但作为全世界最大零售企业,沃尔玛的专管电子游戏的高级采购员,他一人的口味就决定了顾客的挑选范围。有些地方,沃尔玛是唯一的电子产品零售商。
在负责电子游戏软件采购之前,Bright曾负责电子游戏硬件和配件的采购。他卖给玩家的手柄和耳机连起来肯定够绕地球二十圈。(未经计算)
09、John Riccitiello,EA CEO
John Riccitiello
前百事公司执行官已经是第二次担任EA的CEO了。在他的带领下,万恶的EA赢得了许多玩家的青睐。
事实上他们也不再那么邪恶了,有人指出,他们的股价已经跌倒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二了,但你必须看看他们游戏的质量。《死亡太空》《叛逆连队》《FIFA》《质量效应》就连Facebook上的社交游戏都品质一流。
他们赚了很多钱,但似乎把其中一部分用来投给《爱丽丝:疯狂回归》这种争议性作品。虽然经济不景气,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EA是业内最多样化的公司,不仅出品主流平台游戏,而且还有社交游戏,iOS游戏。而且他在体育游戏中的领导地位不容置疑。如果他们不冒险投资制作《爱丽丝》那就没别的人会了。
Riccitiello预言,游戏将变为服务性的商品,所有人都非常认同。但如果《Battlefield》永远都无法超越COD,《星球大战:旧共和国》永远都无法超越《魔兽世界》,如果社交游戏突然失宠,那是不是会有些尴尬。
EA可能在一夜之间成功,也可能在一夜之间失败。在次世代主机即将更迭之时,EA能否抓住机会,在次世代玩家面前重振往日雄风?
10、Yves Guillemot,育碧老板
Yves Guillemot
育碧的员工都觉得自己的公司有点怪怪的。育碧是一家大型公司,但行为却像是艺术品收藏家 - 很多制作组都想推出续作,但诉求却一直被忽视。但在老大Yves Guillemot创立公司25年以来,所有人都对他的决定深信不疑。
育碧宣称在法国,加拿大和中国的制作组正在进行大规模创作。某年他们做出了《刺客信条》当代最成功最华丽的作品,两年以后突然冒出《舞力全开》,成为各平台最热门游戏,甚至在Wii上都超越了任天堂本家游戏销量。Guillemot把他的公司打造成了新品动力室,愿意支持各种有风险的试验性项目。
育碧的王牌是它大量的游戏品牌,从雷曼到刺客信条到分裂细胞。总能在新平台上迅速发展壮大,让我们拭目以待它在今年Wii U发售后的表现吧。
11、Jeff Bezos,亚马逊创始人
Jeff Bezos
Jeff Bezos的亚马逊有三张王牌:强力零售商,游戏首发当天发货,拥有第二大平板电脑Kindle Fire。强大的网络服务,许多网络云服务的提供者。
Bezos一直对游戏业没太大热情,但据了解他已经开始在社交网络游戏中给出小额投资。无论他对游戏业的直接影响有多少,亚马逊在游戏媒体方面的力量不容置疑。
12、Paul Raines,前GameStop CEO
Paul Raines
游戏零售业很无聊。但Gamestop从事该行业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虽然目前数字版销售渠道让GameStop的实体零售越来越难做,但Raines正在逐步带领Gamestop进军数字版销售业。别忘了Gamestop旗下的Game Informer,这是时下仅存的真正的游戏业内杂志。
13、宫本茂,任天堂首席游戏设计师
宫本茂
毫无疑问,宫本茂是游戏业内最成功最具创意最具影响力的游戏设计师。
《大金刚》的发明者,《马里奥》和《塞尔达传说》最初的构建者,宫本茂缔造了一个时代,虽然玩家的口味在变,虽然任天堂又大起大落起伏不定,虽然岁月如刀,长江后浪推前浪,但宫本茂却一直活跃在玩家的视线中。
除了Rockstar的Houser兄弟以外,他是唯一一个能够同时牵动玩家和董事们的游戏设计师。(2011年宫本提出退休申请的时候,被人天堂拒绝了,当时任天堂的股票下跌了2%)
但这一切的后面要接一个“但是”:宫本茂每年都给我们展示新品,但自从2008年的Wii Fit之后就再没有达到我们对他的高预期。当年宫本推出Wii时所达到的高度,变成了现在对于3DS和Wii U的怀疑,我们不禁要问,宫本茂君是不是廉颇老矣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任天堂的未来。
14、Mark Rein,Epic副总裁
Mark Rein
Mark Rein是Epic的副总裁和创始合伙人,但他没有参与制作《战争机器》,也没有负责《无尽之剑》。他没有设计虚幻引擎。但你在哪里都能看到他。
如果可以的话,Rein会让所有游戏制作组都采用虚幻引擎,主宰iOS,安卓,掌机和次世代主机。Rein给大多数游戏业内的公司都提供了合作的机会和可能。在次世代主机问世之际,Epic对于索尼和微软在次世代主机里投入的硬件性能有着直接发言权。
Epic不是第一家拥有热门游戏引擎的公司,这个位置从来都坐不久,但Epic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5、和田洋一,史克威尔艾尼克斯CEO
和田洋一
曾经《最终幻想》就代表游戏业最高成就。那个时代的和田洋一可以排在本榜单中前五。
但后来出了一款雷作《最终幻想12》还有后来的《最终幻想13》。噢,《最终幻想》的新作品已经无法再引起我们的关注了。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的《勇者斗恶龙》也是日本RPG的不朽之作,但在美国却无人问津,日本大作再次在海外收到冷遇。
不过,他们收购了Eidos。Eidos刚刚在蒙特利尔完成了一部精彩的《杀出重围》,他们有制作过《古墓丽影》的顶尖人才,他们的多人游戏团队做过《杀手》的多人模式。
额外战斗力奖励:他们已经进军iOS和其他手机游戏平台,明智之举。
16、Mark Zuckerberg,Facebook创始人
Mark Zuckerberg
这位社交网络之王手里握着8亿用户,使Facebook成为世界第一大社交游戏平台。这个平台还没有发挥出全部潜力,星佳的各种小镇已经过时了,随着3D网页游戏技术的成熟,Facebook即将成为未来一站式游戏平台。
网页游戏越来越精良,Mark Zuckerberg可以把自己的Facebook打造成游戏平台。哪个游戏公司敢忽视Facebook的8亿用户呢?问题是,他愿不愿意。
17、Markus 'Notch' Persson,《我的世界》制作者
Markus 'Notch' Persson
《我的世界》有2000万注册用户。光凭这一点就可以让Markus "Notch" Persson 成为游戏业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位瑞士独立游戏制作者的游戏很简单,本质上来讲就是一垒砖游戏,他向我们证明,只要戳中卖点,独立游戏制作者也能获得上百万美元的回报。
Persson能否让《我的世界》的成功得以延续?他的Mojang工作室成长迅速,并且不断推出新作。他向其他游戏制作者证明,打破传统游戏发行模式可以获得商业成功,更能获得评论界好评。
现在《我的世界》已经交由Mojang其他开发者手中。Notch正在为下一款游戏寻找灵感。
18、Strauss Zelnick,Take Two主席
Strauss Zelnick
当爱出风头的EA和动视在为市场份额打架时,脚踏实地的Take Two正在专心准备自己的大作,从《生化奇兵:无限》《NBA 2K》到Rokcstar工作室负责制作的《横行霸道5》。
虽然他的游戏都很成功,但在竞争对手们争相抢夺的新兴游戏市场:社交游戏和手机游戏中,他显得比较被动。而且除了《无主之地》有在线模式以外,他缺少一款主打在线游戏品牌。
19、Sam Houser和Dan Houser,Rockstar的Houser兄弟
Houser兄弟
有人对Houser兄弟的成绩视而不见。他们从来不大肆宣传,他们相信,好作品自己会说话。Rockstar的代表作无疑是《侠盗猎车》系列,还有2010年的《荒野大镖客》,再加上《侠盗猎魔》和校园版横行霸道《恶霸鲁尼》全都叫好又叫座。
Rockstar非常难以捉摸,没有哪个工作室能像它一样保证自己每一部作品全都是重磅炸弹。他们最新的《横行霸道5》仅凭一部宣传视频就引起整个互联网的轩然大波,如果能够在2012年发售,可能会挑战《光环4》《黑色行动2》和Wii U的发售,成为本年度游戏业界最轰动事件。
他们的力量,是那种“想得到就做得到”的魄力。
20、Robert Altman,Zenimax老板
Robert Altman
好吧,他就是有钱。他可能对游戏一窍不通。他个人简介中最抢眼的是他妻子,琳达卡特,神奇女侠的扮演者。但我们关注的是他建立的Zenimax的私人游戏帝国,说几个熟悉的名字:Bethesda; id。
Zenimax公司旗下的工作室给我们带来了《上古卷轴5:天际》,2011年能和《现代战争3》抗衡的游戏,而且还可能在未来给我们打造《毁灭战士4》。他们热衷于收购,运作模式非常有趣。收购《毁灭战士》的id是一回事,可是收购三上真司的工作室是另一回事。(他制作了《生化危机》,影响了《鬼泣》)。Zenimax旗下还有一个神秘的MMO工作室,但让我们惊讶的是这家公司收购的众多不同文化的工作室,让我们不仅要问《上古卷轴5:天际》赚来的钱,做出的投资将会带来怎样的回报啊?
时至今日,哪个工作室不想被纳入Zenimax旗下呢,而又有那个工作室是他们买不起的呢?
21、Mark Pinkus,Zynga老总
Mark Pinkus
巨人已经开始衰落?
或许从游戏方面确实是这样。Zynga原希望上市的时候能够募集十亿美元。他们对此很确定。他们要上市,卖股票。成功是肯定的!《FarmVille》、《CityVille》和《Adventure World》的制作者才不可能失败呢!所以他们在2011年平均每个月收购了不止一家游戏工作室。这也是为什么Words with Friends和Drop 7的人愿意出售公司的原因。
十亿美元!
Zynga在12月开始上市。目前公司市值45亿美元。非常好。虽然比EA和动视小,但是仍然非常好。目前股价是12美元。
股价的波动并不意味着玩家们不再玩Zynga的游戏了。Zynga的玩家数量仍然足以让绝大多数的游戏开发者羡慕不已。而且Zynga的游戏也越来越显得成熟。
或许问题只是在于……游戏中那些使用能源,点击鼠标收菜,不想等就付钱之类的点子已经……开始过时了?
22、Ken Levine,Irrational Games领导人
Ken Levine
Will Wright最近在游戏开发领域逐渐退居二线,Ken Levine或许正在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具名望的游戏设计师。Levine的能力或许还不如宫本茂,经验也还不够丰富。但是问问那些关注游戏新闻的人或者游戏开发者,他们2012年最期待的游戏是哪个?答案有可能就是《生化奇兵:无限》。那是Ken Levine的游戏,Irrational Games制作周期很长的一款游戏。
开发者们都希望拥有Notch那样一步登天的成功,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在大型游戏公司的人来说,Ken Levine才是他们的好榜样。他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行商工作,但是却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许这没能让他成为游戏开发潮流的引领者,但确实也是一种影响力。
《生化奇兵:无限》或许在销量上不会是2012年最高的,但许多人都认为Levine和Irrational能够做出有史以来最聪明最好的游戏之一。放轻松!他需要做的只是推出一个杰作,而这也是人们所期待的。
23、Robert Khoo,Penny Arcade领袖
Robert Khoo
Jerry "Tycho" Holkins和Mike "Gabe" Krahulik创造出了一个诸多企业媒体挤破头都想得到的绿色游戏社区。他们拥有每个月5000万的浏览量,以及每年参加美国东西部PAX博览会那数以万计的玩家。Penny Arcade是玩家心目中最清晰,最真实的声音。
但是没有了那个“让Penny Arcade真正变成一门生意”的运营总裁Robert Khoo,Penny Arcade或许甚至达不到现在的一半成就——它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发表项目(书籍和游戏),服装和其他产品的品牌,同时还拥有高度盈利的PAX项目。
24、黄仁勋,英伟达CEO
黄仁勋
如果说某一天英特尔碰上了麻烦,那一定是黄仁勋的英伟达公司制造的麻烦。
英伟达不仅仅为PC玩家制造显卡(AMD和英特尔已经沦为基层用品了)。他们的Tegra手机芯片已经被应用到了数百万台手机和平板上。这让英伟达的前景一片大好,作为英特尔的合作伙伴他们拥有繁荣的台式机和笔记本市场——同时他们还占据了英特尔本应占据的手机生意。
25、Daniel Kim,Nexon公司CEO
Daniel Kim
他的影响力从何而来?
Nexon在美国的影响力还不如其他的亚洲公司那么强,但是从收入角度看,这家韩国公司的免费游戏却领先了好几年。
39岁Daniel Kim拥有设计师的背景(曾经参与了Treo智能手机的设计),随后他在2006年加入了Nexon在韩国的总部。
《冒险岛Online》这样的大作占据了公司年收益的很大一部分——2011年第三季度占据了29%。每一年Daniel Kim都会亲自领导一款新的作品,例如《龙之谷》。
26、Jason Rohrer
Jason Rohrer
如果要选出电子游戏放进博物馆里,Jason Rohrer的作品是他们的首选。他那款短小的游戏《Passage》比其他游戏引发了更多的讨论和情感反应。他的《小憩即永眠(Sleep Is Death)》是多人游戏领域的一次突破——每个玩家有30秒钟来制作游戏的一个部分,另一个玩家有30秒钟来玩,依次循环。
他的能力不在于为游戏开绿灯或者推出新的主机。他拥有那些年轻聪明的开发者更多的,是对他人的影响力。他拥有激发其他开发者制作心中游戏的能力。
我们认为,他是艺术性游戏领域最值得钦佩的开发者,同时……也是Kotaku Power 40榜单之中长得最高的人。
27、马化腾,腾讯CEO
马化腾
老实说,我们其实不知道应该把谁放到这个位置。但是我们知道在中国,某一个人对于电子游戏产业拥有无穷的影响力。
或许是腾讯的老总吧,我们觉得,毕竟这家公司是如此庞大。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去年的财报中,他们声称拥有7.117亿个即时通讯软件注册账号。他们拥有一个网络游戏网站,自称在提供“迷你休闲”游戏。这就是QQ游戏,据称有800万同时在线率。
但或许腾讯并不应该被排进Power 40。或许是网易,毕竟他们是《魔兽世界》的中国代理商。不过我们问了一些聪明人。他们说:还是腾讯吧。于是马化腾选上了。
加分点:腾讯拥有Riot Games公司——《英雄联盟》的开发商。
28、Ophir Lupu,电子游戏中介人,UTA
Ophir Lupu
几年之前的一天,Ophir Lupu坐在21点的桌子旁,手中握着一大把钞票。他旁边坐着的是当时卖了几百万的《刺客信条》的创意总监Patrice Desilets。Ophir想要赌一把。这是挣钱的好机会。
几个月之后,Desilets离开了他制作《刺客信条》的公司。看起来他们的报酬并不令人满意。他跳槽到了THQ去开发新的游戏,当然,挣更多的钱。Ophir替Patrice寻求到了更好的待遇。
这就是中介人的工作。Ophir Lupu还待在好莱坞的CAA公司的时候,他的客户都是希望做明星游戏制作人的开发者。他让那些人的生活变得更好。他让发行商们流汗。
2011年年底,Ophir离开了CAA。他加入了United Talent Agency,由于他拥有最多的明星开发者客户,发行商们恐怕要流更多汗了。
29、Michel Guillemot,Gameloft公司CEO
Michel Guillemot
Michel Guillemot曾经运营法国最出名的开发工作室,Ubisoft,但他在手机游戏行业还未盈利的时候,他就意识到其中有金山。
在被性能不足的手机限制了十多年之后,iOS和Android终于引发了手机性能的突破,而Guillemot的Gameloft也终于开始爆发。
Gameloft与许多非游戏品牌合作,制作了官方认证的游戏,例如乐高和阿凡达——但Gameloft凭借他们自己更为主流的游戏,让公司达到了目前的高度。
Gameloft并不是在游戏的世界里放火,但他们确实从一款原创游戏发展到了目前一个真正的手机游戏改革者的地位。
30、Peter Vesterbacka,《愤怒的小鸟》营销主管
Peter Vesterbacka
毫无疑问,《愤怒的小鸟》是一个奇迹,看看街上那些廉价商店里的山寨绒毛玩具鸟就明白了。这款佳作一直在为芬兰的Rovio公司创造着收益,其中大部分功劳都要归于营销总监Peter Vesterbacka,正是他让《愤怒的小鸟》一直占据新闻头版,也是他欠下了许多合作协议。
Rovio的成功足以让任何一个开发者嫉妒——这款游戏只花了12.7万美元开发,却卖出了1200万,他们甚至拒绝了Zynga开出的几十亿美元的收购价格。
31、Andrew Wilson,EA Sports领袖
Andrew Wilson
他在这个岗位仅仅几个月时间,所以这个排名很大程度是归于工作室而不是他本人。
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作为EA Sports领导人的Andrew Wilson所考虑的事情和决策,将会影响到几百万游戏玩家的选择。Wilson是从开发部门爬到管理层的,他担任执行制作人的《FIFA》系列成功俘获,让其他开发者以及EA Sports其他分支的人都不得不将其当做模范。
如果仅仅是作为一个发行商,EA Sports每年都会至少有两款销量十佳游戏——《FIFA》和《Madden橄榄球》这两款游戏今年都打破了销售纪录,《FIFA》上市首周卖出了300万份,而《劲爆美式橄榄球》则卖出了150万份。其外还有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一系列游戏《NHL》、《NCAA橄榄球》、《格斗之夜》、《泰格伍兹PGA锦标赛》。EA Sports可以说是这个“生态系统”当中的顶级猎食者。(当然,除了篮球方面主动撤退了)
这个掌握了EA Sports的男人不仅要安排发行方面的各种策略,他还要给体育游戏迷们准备好“菜单”。
32、David Perry,Gaikai创始人
David Perry
David Perry曾是Shiny Entertainment的创始人,这家工作室制作了《Earthworm Jim》、《MDK》和《Enter The Matrix》等游戏。在这家公司与The Collective合并组建Double Helix Games之后,Perry离职创建了游戏在线服务公司Gaiki。
对于这项服务,Perry拥有一个庞大的计划,与其跟开发商竞争,不如为它们提供服务,在线服务器在缓冲游戏图像和声音的同时上传玩家的控制数据,让玩家可以在浏览器窗口之类的奇异地方玩上最新的大作。这就像是在玩一个PlayStation游戏,但是手柄的线有一百多英里长,连到一个装满了 PlayStation的房间。Perry说,这种云游戏的概念是行业的发展方向。不需要光碟,甚至不需要主机。
6月29日索尼公司宣布以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Gaiki。PlayStation云游戏的服务在未来或许会有非常有意思的应用方式。
33、Martin Tremblay,华纳兄弟互动娱乐总裁
Martin Tremblay
这是谁啊?
哦,是Martin Tremblay,华纳兄弟互动娱乐的总裁。
这家公司是干嘛的?
《蝙蝠侠》。3年前,华纳兄弟互动娱乐还是这家巨型媒体公司的一个鸡肋分支,某些高层希望玩家会去玩他们那些蹩脚的《守望者》游戏。不过随后Rocksteady Studios为他们做出了伟大的《蝙蝠侠》游戏。
随后一个叫做5th Cell的独立工作室开发了一款天才般的游戏,叫做《Scribblenauts》,而华纳兄弟互动娱乐就发行了这款任天堂DS最受欢迎的游戏。
华纳兄弟互动娱乐进而收购了Rocksteady,收购了制作乐高系列游戏的Traveller's Tales公司。老牌街机游戏公司Midway濒临倒闭,华纳兄弟互动娱乐一举收购了这个推出了《真人快打》的公司,随后双方共同努力,让《真人快打》重获欢迎。
Tremblay确实有一套。不过华纳兄弟互动娱乐也不是毫无失误,他们在去年秋天缩减了西雅图工作室。他们推出的《绿灯侠》游戏也不尽人意。
34、Perry Chen,Kickstarter网站CEO
Perry Chen
Kickstarter是一个筹款网站,为个人和独立团队提供机会让他们能够让自己的想法变成切实的项目。当游戏开发者Tim Schafer和Rob Gilbert在这个网站上发布他们希望开发一款冒险游戏的计划时,整个互联网世界都为之侧目。
他们原定目标是希望一个月内获得40万美元,但仅仅24小时他们就筹到了100万美元。
这也打破了Kickstarter上,最多支持人和24小时最快筹款的纪录。事实上,他们只用了8个小时就达到了原定的数目,目前这个项目已经筹集到了200万美元。
Tim Schafer的Double Fine Productions公司是第一个加入Kickstarter的知名工作室,而许多原本或许无法面世的游戏项目,也在Kickstarter上获得了成功。例如包含剧情的间谍主题桌游等等其他有趣的题材,都能在Kickstarter的游戏分区找到,支持者们甚至可以选择投资到《Kill Screen Magazine》的独立展览,让游戏能够吸引更多的人。
35、陈民亮,雷蛇公司创意总监
陈民亮
雷蛇是目前唯一能与罗技相提并论的PC游戏外设公司,作为这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陈民亮最近对于PC游戏的贡献就是推出了Razer Blade,它是雷蛇与英特尔合作生产的一款高端游戏笔记本。Razer Blade不仅使用了标准的硬件,还搭载了一款高度可调的触摸屏幕(实用性有待考察)。陈民亮的Blade或许为PC硬件未来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出路。
它会是一款大卖产品吗?一点也不。但这种标准化的PC游戏平台却让英特尔展示了在抛开十几亿种硬件组合的限制之后,他们的X86平台的强悍性能。
对了,Razer还有Project Fiona,这个项目要为平板电脑游戏提供专用的控制器。
36、Jane McGonigal
Jane McGonigal
虽然不少人批评McGonigal经常在游戏和“游戏化”(在日常生活中加入诸如成就之类的类似游戏的设定)之间常常模糊不清的概念,但想一想吧,游戏业界中也没多少个人去参加科尔伯特报告这样的脱口秀。
McGonigal常常倡导游戏对人对社会是有益的,在普通甚至是不愉快的活动中创造出游戏是一种很不错的动力。她就曾经之后过一个解决石油危机的游戏,还有一个让玩家可以在纽约公立图书馆外宿营的游戏,她在制作的过程中还写了一本书。她常常创造出类似的作品,而且能够用她这些非常规,有公益效应的作品来吸引大众的关注。
她在未来学会的研究让偏向主流观点的McGonigal横跨TED的流行学术世界和硅谷文化。现代电子游戏几乎没有主流的声音。McGonigal就是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一个代表。
37、田中良和,Gree创始人
田中良和
在今年的东京游戏展上,最大的展区不属于卡普空、科乐美或者索尼。这个展厅是Gree公司的。Gree是一个日本社交网络公司,会员可以下载数千款游戏进行游玩。Gree是34的田中良和一手创办的,他本人也成为了日本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在世界范围内,他仅次于马克·扎克伯格,是第二年轻的亿万富翁。
田中良和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开发出了Gree这个社交游戏平台,并且在2004年初推出。就在那年春天,Gree达到了10000名会员。到2007年3月,Gree会员数达到了100万,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2600万。对于一个业余爱好来说,这个成就真的很棒。
38、Tim Schafer,Double Fine创始人
Tim Schafer
现任Double Fine Productions创始人Tim Schafer成名于他在LucasArts工作的时期,他制作了许多广受欢迎的游戏,例如《猴岛冒险》和《冥界狂想曲》。Schafer随后离开 LucasArts开始创办Double Fine Productions,他带走的是经验,做出的是新东西。
新的团队已经做出了不少作品,像独具创造性的《Psychonauts》,《Brutal Legend》以及《Costume Quest》。Tim Schafer在冒险游戏的名望,让团队加入Kickstarter来募集资金。这打破了传统游戏开发中,开发者要依赖发行商的老路子。上面也说到了,他们打破了Kickstarter的纪录,24小时内就达到了40万的30天目标。目前已经筹集到了200万,而且还在增加。
Schafer还吸引到了《我的世界》的开发者Notch,希望他能为Double Fine筹集资金推出玩家们期待已久的《疯狂世界2》。Notch最初并未答应,但几天之后,Schafer和Notch这两个广受玩家欢迎的开发者或许真的能让这个项目得到实现。
另外,Schafer是少数几个能够故意让玩家们嘲笑自己游戏的游戏开发者之一。
这种能力太可怕了。
39、辻本良三,卡普空大作制作人
辻本良三
他的父亲是CEO,他的哥哥是总裁。普通人都会觉得有这么多关系,辻本良三打个电话就能进公司。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他做出了卡普空公司,或许是日本最棒的游戏——《怪物猎人》。他的父亲看起来更加专注于他的葡萄酒厂,良三则是全情投入到游戏制作当中。
在卡普空内部,员工们都在议论良三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怪物猎人》在日本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怪物猎人》已经卖出了1900万份,日本第一。虽然《怪物猎人》没能征服西方世界,但这个大作仅仅是宣布《怪物猎人4》将会登陆3DS,而不与PSV捆绑,就能让玩家们对3DS重拾信心。
对卡普空的拥趸们来说,这个不仅能制作破纪录游戏而且能做生意的辻本,或许能领导公司再度复兴。
40、BioWare博士Ray Muzyka和Greg Zeschuk
Ray Muzyka和Greg Zeschuk
BioWare的这两个博士制作了《博德之门》这样的名作,以及更加新的《质量效应》。最新的作品《质量效应3》因为结局而让玩家们愤怒不已。
争论和后退,让Bioware足以开始改变,他们随即宣布将会推出一个DLC,让玩家可以选择多机种不同的结局。玩家们的影响力足以让他们也能登上Power 40的榜单。不过既然玩家们的愿望得到实现,那BioWare就能赢得这个位置。
如果他们产量能够高一些,或许排位也能高一些,但鉴于BioWare没有参展E3,而且仅仅宣布继续支持《星球大战:旧共和国》和《质量效应3》,同时参与下一代《命令与征服》制作。这么点点消息确实没办法让他们的排位更高了。
相关新闻推荐
热门资讯